登新平楼

李白 唐代

去国登兹楼,怀归伤暮秋。qù guó dēng zī lóu,huái guī shāng mù qiū。

天长落日远,水净寒波流。tiān cháng luò rì yuăn,shuĭ jìng hán bō liú。

秦云起岭树,胡雁飞沙洲。qín yún qĭ lĭng shù,hú yàn fēi shā zhōu。

苍苍几万里,目极令人愁。cāng cāng jĭ wàn lĭ,mù jí lìng rén chóu。

登新平楼译文

【译文】

离开国都登上这新平城楼,面对寥落暮秋心怀归念却不得归使我心伤。

天空辽阔,夕阳在远方落下,塞波微澜河水在静静流淌。

云朵从山岭的树林上升起,北宋的大雁飞落在沙洲。

茫茫苍苍的八万里大地,极目远望使我忧愁。

登新平楼注释

【注释】

1.新平:唐朝郡名,即邠州,治新平县(今陕西彬县)。

2.“去国”二句:谓思归终南隐居之处,即所谓“松龙旧隐”。去国:离开国都。兹楼:指新平楼。兹:此。王粲《登楼赋》:“登兹楼以四望兮,聊暇日以销忧。”

3.寒波流:指泾水。

4.秦云:秦地的云。新平等地先秦时属秦国。秦,见《横江词》注。

5.胡雁:北方的大雁。胡,古代北方少数民族的通称,这里指北方地区。

6.洲:水中可居之地。

7.苍苍:一片深青色,这里指旷远迷茫的样子。

8.目极:指放眼远望。《楚辞》:“目极千里兮伤春心。”

登新平楼赏析

【赏析】

李白怀着愤懑、失望的心情离开了长安。当他登上新平城楼,远望着深秋景象,时值暮秋,天高气爽,落日时分,登楼西望,目极之处,但见落日似比平日遥远;溪水清净,水波起伏,寒意袭人。此情此景,让李白不禁引起了怀归之情。他虽然壮志未遂,但并不甘心放弃自己的政治理想。他多么想重返长安,干一番事业。然而,希望是渺茫的。他望着那“苍苍几万里”的祖国大地,联想起在唐玄宗统治集团的黑暗统治下,一场深刻的社会危机正在到来,他为祖国的前途命运深深忧虑。因此,诗人发出了“极目使人愁”的感叹。

  “去国登兹楼,怀归伤暮秋”写诗人通过交代事件发生的背景和情感,用铺叙手法描绘一幅离开长安登新平城楼、时值暮秋想念长安的伤感景致,以“怀”、“归”、“伤”、“暮秋”等诗词烘托气氛,能起到点明题旨、升华主题的作用。

  “天长落日远,水净寒波流。秦云起岭树,胡雁飞沙洲””写诗人登新平城楼时所见所闻的叙述,借有巨大气势的事物和表现大起大落的动词,如“天”、“日”、“水”、“云”、“落”、“寒”、“流”、“起”、“飞”等,觥筹交错中,使得诗意具有飞扬跋扈又不失唯美伤感的气势。而“落日”、“寒流”、“秦云”、“胡雁”则勾画出一副凄凉的暮秋景色,这正是诗人怀归忧国,但又无可奈何的渺茫心情的反映。

  “苍苍几万里,目极令人愁”写诗人登新平城楼眺望中所见后的感受,借景抒情,情含景中,既暗寓自己极度思念帝都长安的心情,又突显诗人为祖国的前途命运而产生“愁”绪,抒发自己的感叹,把情与景关联得十分紧密。结尾的“令人愁”和第二句的“伤暮秋”,遥相呼应,构成了全诗的统一情调。

  诗体在律古之间,李白虽能律,却不是律之所能律。其诗是从古乐府古风一路行来,自成体势,不一定只限于律古。全诗语言精练,不失迅猛阔大的气势,极富韵味,寥寥数笔,却情意深长,流露出诗人壮志未酬、处境困窘的忧伤之情。

登新平楼背景

【背景】

诗约作于开元十八年(730)秋,李白刚离开长安,西游邠州时所作。

山中访道者(一作入白芝溪寻黄尊师)
触烟入溪口,岸岸唯柽栎。 其中尽碧流,十里不通屐。 出林山始转,绝径缘峭壁。 把藤借行势,侧足凭石脉。 gS牙断行处,光滑猿猱迹。 忽然风景异,乃到神仙宅。 天晴茅屋头,残云蒸气白。 隔窗梳发声,久立闻吹笛。 抱琴出门来,不顾人间客。 山院不洒扫,四时自虚寂。 落叶埋长松,出地才数尺。 曾读上清经,知注长生籍。 愿示不死方,何山有琼液。
忆王孙·三田常用铁牛耕
三田常用铁牛耕。 种得黄芽渐渐生。 法雨时时浇灌频。 转滋荣。 采摘
割飞二刀子歌
我家有翦刀,人云鬼国铁。 裁罗裁绮无钝时,用来三年一股折。 南中匠人淳用钢,再令盘屈随手伤。 改锻割飞二刀子,色迎霁雪锋含霜。 两条神物秋冰薄,刃淬初蟾鞘金错。 越戟吴钩不足夸,斩犀切玉应怀怍。 日试曾磨汉水边,掌中恄栗声冷然。 神惊魄悸却收得,刃头已吐微微烟。 刀乎刀乎何烨烨,魑魅须藏怪须慑。 若非良工变尔形,只向裁缝委箱箧。
浪淘沙·家国两茫茫
家国两茫茫,诗酒佯狂。 长安西望路漫漫,吟到恩仇心事涌。 愁上眉端。 何处觅红颜? 金楼歌残。 伤心剑底起波澜,自是情天长有恨。 天上人间。
超彼岸 继重阳韵 重阳教化集卷之三
家缘不藉。 遇风仙传得,修补清虚之架。 懒里寻慵,慵里更寻闲暇。 上街来,除我相,先乞化。 木人箭指云溪射。 觉正中周,天通明八卦。 见粒神丹,灿烂果然无价。 水云游,访秦川,行教化。
满庭芳 永乐大典一万四千三百八十一寄字韵
千里伤春,江南三月,故人何处汀州。 满簪华发,花鸟莫深愁。 烽火年年未了,清宵梦,定绕林丘。 君知否,人间得丧,一笑付文楸。 幽州。 山偃蹇,孤云何事,飞去还留。 问来今往古,谁不悠悠。 怪底眉间好色,灯花报、消息刀头。 看看是,珠帘暮卷,天际识归舟。
酬晖上人秋夜山亭有赠
皎皎白林秋,微微翠山静。禅居感物变,独坐开轩屏。风泉夜声杂,月露宵光冷。多谢忘机人,尘忧未能整。
浣溪沙·细雨斜风作晓寒
元丰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从泗州刘倩叔游南山。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入淮清洛渐漫漫。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
峨眉山月歌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饮湖上初晴后雨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早秋单父南楼酬窦公衡
白露见日灭,红颜随霜凋。 别君若俯仰,春芳辞秋条。 泰山嵯峨夏云在,疑是白波涨东海。 散为飞雨川上来,遥帷却卷清浮埃。 知君独坐青轩下,此时结念同所怀。 我闭南楼看道书,幽帘清寂在仙居。 曾无好事来相访,赖尔高文一起予。
重过何氏五首
问讯东桥竹,将军有报书。 倒衣还命驾,高枕乃吾庐。 花妥莺捎蝶,溪喧獭趁鱼。 重来休沐地,真作野人居。 山雨樽仍在,沙沉榻未移。 犬迎曾宿客,鸦护落巢儿。 云薄翠微寺,天清皇子陂。 向来幽兴极,步屣过东篱。 落日平台上,春风啜茗时。 石栏斜点笔,桐叶坐题诗。 翡翠鸣衣桁,蜻蜓立钓丝。 自今幽兴熟,来往亦无期。 颇怪朝参懒,应耽野趣长。 雨抛金锁甲,苔卧绿沉枪。 手自移蒲柳,家才足稻粱。 看君用幽意,白日到羲皇。 到此应常宿,相留可判年。 蹉跎暮容色,怅望好林泉。 何日沾微禄,归山买薄田? 斯游恐不遂,把酒意茫然。
送韦司马别
送别临曲渚,征人慕前侣。 离言虽欲繁,离思终无绪。 悯悯分手毕,萧萧行帆举。 举帆越中流,望别上高楼。 予起南枝怨,子结北风愁。 逦逦山蔽日,汹汹浪隐舟。 隐舟邈已远,徘徊落日晚。 归衢并驾奔,别馆空筵卷。 想子敛眉去,知予衔泪返。 衔泪心依依,薄暮行人稀。 暧暧入塘港,蓬门已掩扉。 帘中看月影,竹里见萤飞。 萤飞飞不息,独愁空转侧。 北窗倒长簟,南邻夜闻织。 弃置勿复陈,重陈长叹息。
山斋独坐赠薛内史
居山四望阻,风云竟朝夕。 深溪横古树,空岩卧幽石。 日出远岫明,鸟散空林寂。 兰庭动幽气,竹室生虚白。 落花入户飞,细草当阶积。 桂酒徒盈樽,故人不在席。 日落山之幽,临风望羽客。 岩壑澄清景,景清岩壑深。 白云飞暮色,绿水激清音。 涧户散余彩,山窗凝宿阴。 花草共萦映,树石相陵临。 独坐对陈榻,无客有鸣琴。 寂寂幽山里,谁知无闷心。
春光好·天初暖
天初暖,日初长,好春光。 万汇此时皆得意,竞芬芳。 笋迸苔钱嫩绿,花偎雪坞浓香。 谁把金丝裁剪却,挂斜阳?
敬酬李判官使院即事见呈
公府日无事,吾徒只是闲。 草根侵柱础,苔色上门关。 饮砚时见鸟,卷帘晴对山。 新诗吟未足,昨夜梦东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