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西山隐者不遇 / 山行寻隐者不遇

丘为 唐代

绝顶一茅茨,直上三十里。jué dĭng yī máo cí,zhí shàng sān shí lĭ。

扣关无僮仆,窥室唯案几。kòu guān wú tóng pú,kuī shì wéi àn jĭ。

若非巾柴车,应是钓秋水。ruò fēi jīn chái chē,yīng shì diào qiū shuĭ。

差池不相见,黾勉空仰止。[chā,chà,chāi,cī] chí bù xiāng jiàn,[mĭn,miăn] miăn kōng yăng zhĭ。

草色新雨中,松声晚窗里。căo sè xīn yŭ zhōng,sōng shēng wăn chuāng lĭ。

及兹契幽绝,自足荡心耳。jí zī [qì,xiè,qiè] yōu jué,zì zú dàng xīn ĕr。

虽无宾主意,颇得清净理。suī wú bīn zhŭ yì,pō dé qīng jìng lĭ。

兴尽方下山,何必待之子。xīng jìn fāng xià shān,hé bì dài zhī zĭ。

寻西山隐者不遇 / 山行寻隐者不遇译文

【译文】

高高的山顶上有一座茅屋,从山下走上去足有三十里。

轻扣柴门竟无童仆回问声,窥看室内只有桌案和茶几。

主人不是驾着巾柴车外出,一定是到秋水碧潭去钓鱼。

错过了时机不能与他见面,空负了殷勤仰慕一片心意。

新雨中草色多么青翠葱绿,晚风将松涛声送进窗户里。

这清幽境地很合我的雅兴,足可以把身心和耳目荡涤。

我虽然还没有和主人交谈,却已经领悟到清净的道理。

玩到兴尽就满意地下山去,何必非要和这位隐者相聚。

寻西山隐者不遇 / 山行寻隐者不遇注释

【注释】

⑴茅茨:茅屋。

⑵扣关:敲门。僮仆:指书童。

⑶唯案几:只有桌椅茶几,表明居室简陋。

⑷巾柴车:指乘小车出游。

⑸钓秋水:到秋水潭垂钓。

⑹差池:原为参差不齐,这里指此来彼往而错过。

⑺黾勉:勉力,尽力。仰止:仰望,仰慕。

⑻“草色”二句:这是诗人经过观察后亦真亦幻地描写隐者居所的环境。

⑼“及兹”二句:及兹,来此。契,惬意。荡心耳,涤荡心胸和耳目。一本无此二句。  

⑽“虽无”二句:意谓虽没有受到主人待客的厚意,却悟得了修养身心的真理。

⑾兴尽:典出《世说新语》晋王子猷雪夜访戴的故事。

⑿之子:这个人,这里指隐者。一作“夫子”。

寻西山隐者不遇 / 山行寻隐者不遇赏析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隐逸高趣的诗。诗以“寻西山隐者不遇”为题,到山中专程去寻访隐者,当然是出于对这位隐者的友情或景仰了,而竟然“不遇”,按照常理,这一定会使访者产生无限失望、惆怅之情。但却出人意料之外,这首诗虽写“不遇”,却偏偏把隐者的生活和性格表现得历历在目;却又借题“不遇”,而淋漓尽致地抒发了自己的幽情雅趣和旷达的胸怀,似乎比相遇了更有收获,更为心满意足。正是由于这一立意的新颖,而使这首诗变得有很强的新鲜感。

  诗是从所要寻访的这位隐者的栖身之所写起的。开首两句写隐者独居于深山绝顶之上的“一茅茨”之中,离山下有“三十里”之遥。这两句似在叙事,但实际上意在写这位隐者的远离尘嚣之心,兼写寻访者的不惮艰劳、殷勤远访之意。“直上”二字,与首句“绝顶”相照应,点出了山势的陡峭高峻,也暗示出寻访者攀登之劳。三、四两句,写到门不遇,叩关无僮仆应承,窥室只见几案,杳无人踪。紧接着下两句是写寻访者停在户前的踟蹰想象之词:主人既然不在,到哪儿去了呢?若不是乘着柴车出游,必是临渊垂钓去了吧?乘柴车出游,到水边垂钓,正是一般隐逸之士闲适雅趣的生活。这里不是正面去写,而是借寻访者的推断写出,比直接对隐者的生活做铺排描写反觉灵活有致。“差池不相见,黾勉空仰止”,远路相寻,差池不见,空负了一片景仰之情,失望之心不能没有。但诗写至此,却突然宕了开去,“草色新雨中,松声晚窗里。及兹契幽绝,自足荡心耳。虽无宾主意,颇得清净理”,由访人而变成问景,由失望而变得满足,由景仰隐者,而变得自己来领略隐者的情趣和生活,谁也不能说作者这次跋涉是入宝山而空返。“兴尽方下山,何必待之子”,结句暗用了著名的晋王子猷雪夜访戴的故事。故事出于《世说新语·任诞篇》,记王子猷居山阴,逢雪夜,忽忆起隐居在剡溪的好友戴安道,便立时登舟往访,经夜始至,及至门口又即便返回,人问其故,王子猷回答说:“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诗人采用了这一典故,来自抒旷怀。访友而意不在友,在于满足自己的佳趣雅兴。读诗至此,读者似乎遇到了一位绝不亚于隐者的高士。诗人访隐居友人,期遇而未遇;读者由诗人的未遇中,却不期遇而遇──遇到了一位胸怀旷达,习静喜幽,任性所之的高雅之士。而诗人在这首诗中所要表达的,也正是这一点。

己丑元旦过承天门作是日大风
淡日泊在扶桑边,四山浮云来蔽天。 本是阳和变杀气,发出燥土如云烟。 吾皇神圣来赫怒,诸公饱饭日晏然。 去年五月南海翻,九月三边烽火连。 旅人潦倒衰暮年,有怀明主徒拳拳。 袖中常怀书一编,不得上陈徒自怜。 有时问天天不语,仰天大笑龙楼前。 不如回去长安市上酒家眠,明日收拾东归理钓船。
贺新郎
翠葆摇新竹。 正榴花、枝头叶底,斗红争绿。 谁在纱窗停针线,闲理竹西旧曲。 又还是、兰汤新浴。 手弄合欢双彩索,笑偎人、福寿低相祝。 金凤亸,艾花矗。 龙舟噀水飞相逐。 记当年、怀沙旧恨,至今遗俗。 雨过平芜浮天阔,画鹢凌波尽簇。 沸十里、笙歌声续。 好是蟾钩随归棹,任欢呼、船重成颓玉。 犹未忍,罩银烛。
贺新郎
花落台池静。 自春衫闲来,老了旧香荀令。 酒既相违诗亦可,此外去沈梦冷。 又催唤、官河兰艇。 匝岸烟霏吹不断,望楼阴、欲带朱桥影。 和草色,入轻暝。 裙边竹叶多应剩。 怪南溪见后,无个再来芳信。 胡蝶一生花里活,难制窃香心性。 便有段、新愁随定。 落日年年宫树绿,堕新声、玉笛西风劲。 谁伴我,月中听。
夏日西湖闲居十首
醉把青荷当篛笠,乱披红芰作蓑衣。 渔翁家在蓬瀛上,欲驾莲舟一叶归。
南郭迎天使,东郊诏隐人。
咏欧阳行周事
有客西北逐,驱马次太原。 太原有佳人,神艳照行云。 座上转横波,流光注夫君。 夫君意荡漾,即日相交欢。 定情非一词,结念誓青山。 生死不变易,中诚无间言。 此为太学徒,彼属北府官。 中夜欲相从,严城限军门。 白日欲同居,君畏仁人闻。 忽如陇头水,坐作东西分。 惊离肠千结,滴泪眼双昏。 本达京师回,贺期相追攀。 宿约始乖阻,彼忧已缠绵。 高髻若黄鹂,危鬓如玉蝉。 纤手自整理,剪刀断其根。 柔情托侍儿,为我遗所欢。 所欢使者来,侍儿因复前。 抆泪取遗寄,深诚祈为传。 封来赠君子,愿言慰穷泉。 使者回复命,迟迟蓄悲酸。 詹生喜言旋,倒履走迎门。 长跪听未毕,惊伤涕涟涟。 不饮亦不食,哀心百千端。 襟情一夕空,精爽旦日残。 哀哉浩然气,溃散归化元。 短生虽别离,长夜无阻难。 双魂终会合,两剑遂蜿蜒。 丈夫早通脱,巧笑安能干。 防身本苦节,一去何由还。 后生莫沈迷,沈迷丧其真。
酬晖上人秋夜山亭有赠
皎皎白林秋,微微翠山静。禅居感物变,独坐开轩屏。风泉夜声杂,月露宵光冷。多谢忘机人,尘忧未能整。
浣溪沙·细雨斜风作晓寒
元丰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从泗州刘倩叔游南山。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入淮清洛渐漫漫。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
峨眉山月歌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饮湖上初晴后雨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早秋单父南楼酬窦公衡
白露见日灭,红颜随霜凋。 别君若俯仰,春芳辞秋条。 泰山嵯峨夏云在,疑是白波涨东海。 散为飞雨川上来,遥帷却卷清浮埃。 知君独坐青轩下,此时结念同所怀。 我闭南楼看道书,幽帘清寂在仙居。 曾无好事来相访,赖尔高文一起予。
重过何氏五首
问讯东桥竹,将军有报书。 倒衣还命驾,高枕乃吾庐。 花妥莺捎蝶,溪喧獭趁鱼。 重来休沐地,真作野人居。 山雨樽仍在,沙沉榻未移。 犬迎曾宿客,鸦护落巢儿。 云薄翠微寺,天清皇子陂。 向来幽兴极,步屣过东篱。 落日平台上,春风啜茗时。 石栏斜点笔,桐叶坐题诗。 翡翠鸣衣桁,蜻蜓立钓丝。 自今幽兴熟,来往亦无期。 颇怪朝参懒,应耽野趣长。 雨抛金锁甲,苔卧绿沉枪。 手自移蒲柳,家才足稻粱。 看君用幽意,白日到羲皇。 到此应常宿,相留可判年。 蹉跎暮容色,怅望好林泉。 何日沾微禄,归山买薄田? 斯游恐不遂,把酒意茫然。
送韦司马别
送别临曲渚,征人慕前侣。 离言虽欲繁,离思终无绪。 悯悯分手毕,萧萧行帆举。 举帆越中流,望别上高楼。 予起南枝怨,子结北风愁。 逦逦山蔽日,汹汹浪隐舟。 隐舟邈已远,徘徊落日晚。 归衢并驾奔,别馆空筵卷。 想子敛眉去,知予衔泪返。 衔泪心依依,薄暮行人稀。 暧暧入塘港,蓬门已掩扉。 帘中看月影,竹里见萤飞。 萤飞飞不息,独愁空转侧。 北窗倒长簟,南邻夜闻织。 弃置勿复陈,重陈长叹息。
山斋独坐赠薛内史
居山四望阻,风云竟朝夕。 深溪横古树,空岩卧幽石。 日出远岫明,鸟散空林寂。 兰庭动幽气,竹室生虚白。 落花入户飞,细草当阶积。 桂酒徒盈樽,故人不在席。 日落山之幽,临风望羽客。 岩壑澄清景,景清岩壑深。 白云飞暮色,绿水激清音。 涧户散余彩,山窗凝宿阴。 花草共萦映,树石相陵临。 独坐对陈榻,无客有鸣琴。 寂寂幽山里,谁知无闷心。
春光好·天初暖
天初暖,日初长,好春光。 万汇此时皆得意,竞芬芳。 笋迸苔钱嫩绿,花偎雪坞浓香。 谁把金丝裁剪却,挂斜阳?
敬酬李判官使院即事见呈
公府日无事,吾徒只是闲。 草根侵柱础,苔色上门关。 饮砚时见鸟,卷帘晴对山。 新诗吟未足,昨夜梦东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