闵予小子

诗经 先秦

闵予小子,遭家不造,嬛嬛在疚。mĭn [yŭ,yú] xiăo zĭ,zāo jiā bù zào,[huán,qióng,xuān] [huán,qióng,xuān] zài jiù。

于乎皇考,永世克孝。yú hū huáng kăo,yŏng shì kè xiào。

念兹皇祖,陟降庭止。niàn zī huáng zŭ,zhì [jiàng,xiáng] tíng zhĭ。

维予小子,夙夜敬止。wéi [yŭ,yú] xiăo zĭ,sù yè jìng zhĭ。

于乎皇王,继序思不忘。yú hū huáng wáng,jì xù sī bù wàng。

闵予小子译文

【译文】

可怜我这三尺童,
新遭父丧真悲痛,
孤独无援忧忡忡。
感叹先父真伟大,
终生尽孝有高风。
念我先祖兴大业,
任贤黜佞国运隆。
我今年幼已即位,
日夜勤政求成功。
先王灵前发誓言,
继承遗志铭心胸。

闵予小子注释

【注释】

⑴闵:通“悯”,怜悯,郑笺说是“悼伤之言”。予小子:成王自称。

⑵不造:不善,指遭凶丧。

⑶嬛(qióng)嬛:同“茕茕”,孤独无依靠。疚:忧伤。

⑷於(wū)乎:同“呜呼”,表感叹。皇考:指武王。

⑸克:能。

⑹皇祖:指文王。

⑺陟降:升降。止:语气词。

⑻皇王:兼指文王、武王。

⑼序:绪,事业。

闵予小子赏析

【赏析】

《闵予小子》、《访落》、《敬之》、《小毖》这一组诗,诗中由“闵予小子”、“维予小子”、“维予小子”到“予”述及的成王自称,可以体现成王执政的阶段性,也可看出成王政治上的成长和执政信心的逐步确立。这一组内容相关而连贯的诗,虽然不是有预先确定的创作计划,但其连续的编排则应是由删诗的孔子确定的。《尚书》中自《金滕》以下诸篇,叙及周公、成王,与这一组诗具有相同的时代背景,对照阅读,可增进理解;《史记》中的《周本纪》与《鲁周公世家》有关部分,也可参照阅读。如果只读《诗经》的注解,虽然也能读懂原文,但恐怕难以得到深刻的、立体化的印象。

  成王继位之时,年龄幼小,可以说,除了高贵的身份之外,他在政治上是一无所有。幼小的成王不可能明白自己的处境,而为之辅政的周公对此则有清醒的认识。因此,尽管《闵予小子》看似成王以第一人称而作的自述,其实真正的作者应是辅政的周公。

  《闵予小子》是“嗣王(即成王)朝于庙”(《毛诗序》)之诗。嗣王朝庙,通常是向祖先神灵祷告,表白心迹,祈求保佑,同时也有对臣民的宣导作用。鉴于成王的特殊境遇,这篇告庙之辞应有特殊的设计。

  开头三句,将成王的艰难处境如实叙述,和盘托出,并强调其“嬛嬛在疚”,无依无靠。国君需要群臣,嗣王更需要群臣的支持,成王这样年幼的嗣王则尤其需要群臣的全力辅佐。强调成王的孤独无援,于示弱示困示艰难之中,隐含了驱使、鞭策群臣效力嗣王的底蕴,这一点在下面即逐步显示出来。

  第四句的“皇考”指周武王。武王一生业绩辉煌卓著,诗中却一字不提,只说他“永世克孝”。为人子当尽孝;为人臣则当尽忠,其理一致,为什么不直陈其言呢?盖因在危难、困窘之际寻求援助,明令不如感化,当时周王室群臣均为武王旧臣,点出武王克尽孝道,感化之效即生。

  第六句的“皇祖”指周文王,而“陟降”一语,当重在“陟”,因为成王嗣位时在朝的文王旧臣,都是文王擢拔的贤能之士,他们在文王去世之后,辅佐武王成就了灭商的伟业,此时又该辅佐成王来继业守成了。

  周公是经历文、武、成三世的老臣,“自文王在时,旦为子孝,笃仁,异于群子”,又“佐武王,作《牧誓》,破殷”(《史记·鲁周公世家》),一些三世老臣如姜尚等,都长期与他共事,上述对文王、武王赞颂之语,出自他口中,自有非同寻常的号召与约束力量,穆王时太仆正伯冏作《冏命》,所说“昔在文武,聪明齐圣,小大之臣,咸怀忠良”,正可见周公的威严。

  周公在其子伯禽受封于鲁后曾训戒伯禽要尊贤,说:“我,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我于天下亦不贱矣。然我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史记·鲁周公世家》)他知道自己的身份“不贱”,当然知道成王的身份更为高贵。成王为文王之孙,武王之子,血统至尊,这也几乎就是他继位时全部的政治资本,周公对此不能不充分地加以利用,以期对文王、武王感恩戴德的群臣对成王也俯首听命。因此“继序”一语出现于《闵予小子》的末句,绝非偶然,它强调成王继承的是文王、武王开创的大业,而“思不忘”对成王固然是必须兑现的誓言,对于文王、武王的旧臣,则是理所当然应尽的天职。

  《闵予小子》隐含着对文王、武王旧臣效忠嗣王的要求,而在这方面,周公又是以身作则、堪称楷模的。他并没有忘记对儿子伯禽的教育与指导,用今天的话说是公私兼顾的,可他的主要精力一直集中于辅佐成王,他的主要政治业绩也在于此。这方面,《诗经》、《尚书》中的许多篇章留下了可信的记录,孔子也一再表示对他的尊崇与景仰。周公与成王虽然一为臣一为君,一为辅相一为天子,但是,要了解成王时政事,却往往先要了解周公。《六经》皆史,读此篇亦可窥周初政事之一斑。

寂寞时你又一次闯入我的心灵我在心里呼唤你的名字脑际不断闪过你的身影因为你代表着我的青年时代那时会爱你爱得那样深情之后,命运给了你那么多不公正可回首往事你却谈笑风声寂寞时你又一次闯入我的心灵终于你走了过来步履轻盈老了些相貌穿着还那样普通象一枝花期早已开过的玫瑰甚至仿佛连绿叶也已凋零面对未来人生严峻的提问你的回答始终是那样真诚寂寞时你又一次闯入我的心灵1991年第三福利院
戏答欧阳诚发奉议谢余送茶歌
欧阳子,出阳山。 山奇水怪有异气,生此突兀熊豹颜。 饮如江入洞庭野,诗成十手不供写。 老来抱璞向涪翁,东坡原是知音者。 苍龙璧,官焙香。 涪翁投赠非世味,自许诗情合得尝。 却思翰林来馈光禄酒,两家水监共寒光。 予乃安敢比东坡,有如玉盘金叵罗,直相千万啻过。 爱公好诗又能多,老夫何有更横戈,奈此于思百战何。
水调歌头(京口)
江水去无极,无地有青天。 怒涛汹涌,卷浪成雪蔽长川。 一望扬州苍莽,隐见烟竿双矗,何处卷珠帘。 落日瓜洲渡,鸿鹭满风前。 古战场,皆白草,更苍烟。 清平犹有遗恨,久矣在江边。 北固山前三杰,遥想当年意气,__昵中原。 上马促归去,风堕接罗翩。
和钟西耘庶常德祥律门感怀诗
东西南北走舟车,虎穴惊看插邑闾。 七万里戎来集此,五千年史未闻诸。 考工述物搜奇字,鬼谷尊师发秘书。 教训十年民力盛,倘排犀手射鲸鱼。
送边使
关河度几重,边色上离容。 灞水方为别,沙场又入冬。 曙雕回大旆,夕雪没前峰。 汉使多长策,须令远国从。
入声甘州(孤山寒食)
甚匆匆岁月,又人家、插柳记清明。 正南北高峰,山传笑响,水泛箫声。 吹散楼台烟雨,莺语碎春晴。 何地无芳草,惟此青青。 谁管孤山山下,任种梅竹冷,荐菊泉清。 看人情如此,沈醉不须醒。 问何时、樊川归去,叹故乡、七十五长亭。 君知否,洞云溪竹,笑我飘零。
酬晖上人秋夜山亭有赠
皎皎白林秋,微微翠山静。禅居感物变,独坐开轩屏。风泉夜声杂,月露宵光冷。多谢忘机人,尘忧未能整。
浣溪沙·细雨斜风作晓寒
元丰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从泗州刘倩叔游南山。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入淮清洛渐漫漫。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
峨眉山月歌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饮湖上初晴后雨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早秋单父南楼酬窦公衡
白露见日灭,红颜随霜凋。 别君若俯仰,春芳辞秋条。 泰山嵯峨夏云在,疑是白波涨东海。 散为飞雨川上来,遥帷却卷清浮埃。 知君独坐青轩下,此时结念同所怀。 我闭南楼看道书,幽帘清寂在仙居。 曾无好事来相访,赖尔高文一起予。
重过何氏五首
问讯东桥竹,将军有报书。 倒衣还命驾,高枕乃吾庐。 花妥莺捎蝶,溪喧獭趁鱼。 重来休沐地,真作野人居。 山雨樽仍在,沙沉榻未移。 犬迎曾宿客,鸦护落巢儿。 云薄翠微寺,天清皇子陂。 向来幽兴极,步屣过东篱。 落日平台上,春风啜茗时。 石栏斜点笔,桐叶坐题诗。 翡翠鸣衣桁,蜻蜓立钓丝。 自今幽兴熟,来往亦无期。 颇怪朝参懒,应耽野趣长。 雨抛金锁甲,苔卧绿沉枪。 手自移蒲柳,家才足稻粱。 看君用幽意,白日到羲皇。 到此应常宿,相留可判年。 蹉跎暮容色,怅望好林泉。 何日沾微禄,归山买薄田? 斯游恐不遂,把酒意茫然。
送韦司马别
送别临曲渚,征人慕前侣。 离言虽欲繁,离思终无绪。 悯悯分手毕,萧萧行帆举。 举帆越中流,望别上高楼。 予起南枝怨,子结北风愁。 逦逦山蔽日,汹汹浪隐舟。 隐舟邈已远,徘徊落日晚。 归衢并驾奔,别馆空筵卷。 想子敛眉去,知予衔泪返。 衔泪心依依,薄暮行人稀。 暧暧入塘港,蓬门已掩扉。 帘中看月影,竹里见萤飞。 萤飞飞不息,独愁空转侧。 北窗倒长簟,南邻夜闻织。 弃置勿复陈,重陈长叹息。
山斋独坐赠薛内史
居山四望阻,风云竟朝夕。 深溪横古树,空岩卧幽石。 日出远岫明,鸟散空林寂。 兰庭动幽气,竹室生虚白。 落花入户飞,细草当阶积。 桂酒徒盈樽,故人不在席。 日落山之幽,临风望羽客。 岩壑澄清景,景清岩壑深。 白云飞暮色,绿水激清音。 涧户散余彩,山窗凝宿阴。 花草共萦映,树石相陵临。 独坐对陈榻,无客有鸣琴。 寂寂幽山里,谁知无闷心。
春光好·天初暖
天初暖,日初长,好春光。 万汇此时皆得意,竞芬芳。 笋迸苔钱嫩绿,花偎雪坞浓香。 谁把金丝裁剪却,挂斜阳?
敬酬李判官使院即事见呈
公府日无事,吾徒只是闲。 草根侵柱础,苔色上门关。 饮砚时见鸟,卷帘晴对山。 新诗吟未足,昨夜梦东还。